室内办公建筑的毫米波和亚太赫兹空间统计信道模型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2021-04-25 16:53  浏览次数:
Millimeter wave and sub-terahertz spatial statistical channel model for an indoor office building

受无处不在的移动设备使用和物联网(IoT)的爆炸性增长和多样化的驱动,第六代(6G)无线系统将需要提供前所未有的高数据速率和系统吞吐量,这部分可以通过部署以毫米波(mmWave)和太赫兹(THz)频率(即30 GHz-3 THz)发射和接收系统来实现。这些电磁波谱区域能够在接近零延迟的情况下实现海量数据吞吐量,这是增强/虚拟现实(AR/VR)和自动驾驶等无线应用创造的未来数据流量需求的关键。

重要的是,成功部署mmWave和太赫兹系统用于6G无线通信的关键是它们在室内场景中的性能。因此,室内环境的准确太赫兹信道特性对于实现收发器、空气接口和6G及以上协议的设计至关重要。

为此,NYU WIRELESS推出了基于matlab的开源mmWave和sub-THz统计信道仿真软件的最新版本NYUSIM 3.0,使室内MIMO信道仿真频率从500 MHz到150 GHz, RF带宽从0到800 MHz。新的NYUSIM 3.0是通过一个简单的mit风格的开源确认许可证公开获得的。到目前为止,NYUSIM已经被下载超过80000次。

NYUSIM 3.0遵循NYUSIM早期版本中采用的3D室外统计信道模型的数学框架,实现了mmWave和sub-THz频率的3D室内统计信道模型。mmWave和sub-THz频率的室内3D统计信道模型,是在2014年和2019年,在视线(LOS)和非视线(NLOS)场景下,在一栋写字楼中进行的28 GHz和140 GHz的广泛无线电传播测量开发的。该团队仔细测量了超过15,000个功率延迟剖面,以研究时间和空间信道统计数据,如时间簇的数量、簇延迟和波瓣角扩展。

在即将发表的论文“室内办公建筑的毫米波和亚太赫兹空间统计信道模型”中详细阐述了3.0版本所采用的信道模型 IEEE通信选定领域杂志,太赫兹通信和网络特刊在Rappaport的指导下,由纽约大学无线学院的三名学生组成的团队,由博士生鞠士豪领导。除了提出一个基于室内信道测量的mmWave和sub thz波段的统一室内信道模型,这项工作还为未来100 GHz以上的标准开发提供了参考。

热门搜索排行
声明:本站信息均由用户注册后自行发布,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如有侵权请告知,立即做删除处理。
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
晋ICP备17002844号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